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7日来源:作者:admin
学术传播是一个新提法,尚需严谨的学理讨论,在讨论中不断廓清这一概念。简单地来看,学术传播可以纳入科学传播的范畴,两者又同属于知识社会学,都探讨知识的生产、流通、推广及其社会影响等问题,只是学术传播聚焦于学术知识等信息,关乎学者、学界和社会的三个层次及其关系,涉及学者自我传播、学界传播、教育传播和社会普及四种阶段和类型(Michel Cloître and Terry Shinn,1985)。而新技术发展及其影响已成为信息传播领域乃至整个社会一个核心命题,正如卡斯特所言:“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技术革命,正在加速重造社会的物质基础。全世界的经济已然成为全球互赖,在易变不定的几何形势系统中,引入了经济、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新形式。”同样,学术传播也在发生着颠覆性变革,这期间数字技术、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新技术及其与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之间等交互影响,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具体而言,基于新信息技术的社交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重构着学术传播的生态。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之新在于技术变革突破了过去专业化组织主导的传播格局,改变了模拟信号或物理传输方式和单向传播模式,传播生态呈现出个人化、数字化和社会化(Social Media)等兼具时间偏向与空间偏向的新特点,出现了自媒体、数字媒体和社交媒体等新形态。学术传播生态亦是如此,只是学术作为特殊的信息,自有其特质,具体表现为开放化、社会化和数据化三种新趋向以及基于此的新形态。
开放化:自出版与公众科研
随着新技术的迭代创新和极速应用,开放接入、开放数据和开放平台使得信息获取的难度不断下降,知识的获取变得更为便捷和高效,学术传播也更加开放、透明和广泛。开放成为学术乃至知识传播和媒体转型的首要命题(胡正荣:2014;Grand,Wilkson,Bultitude,Wilfield:2012),而这实际上又体现为一种不断演进的过程,即开放化,由此,自出版、公民科研等新形态涌现。首先,学者通过开博客、发微博和微信等新方式来发表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和建构学术网络,一些知名专家的博客、微博的粉丝数量超过千万,甚至上亿,通过这些新介质发布的研究成果数量之大、传播速度之快和影响之广,已超过传统学术出版,这无疑突破了传统学术传播格局,出版权向学者个人开放,也可以说是新技术赋权于学者个体。其次,学术研究向社会开放的广度扩大,这不仅意味着学术传播的范围更广,而且开启了公众科研活动,正如《开放科学:一种新技术信任(Open Science: A new “Technology Trust”)》一书所言,科学及其方法向更多的公众开放,不仅意味着展示科学如何运作,而且能让公众参与到科研之中。新传播技术的发展为普通公众自愿参与到数据收集等基础工作,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和途径。同时,学者的博客、微博等也是面向公众开放的,公众也可以与学者在线上直接交流。最后,传播过程更加开放,从文献的获取、研究工具的使用、数据的存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到学者间、学者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交流,均具有很强开放性。这具体表现为文献资料的数据化、网络化,开放性研究工具或软件的免费使用,研究数据的公开化以及开放网络空间及其规则的构建、博客和微博等学者自媒体的公开性等,实际上,2008年的欧洲科学开放论坛(Euroscience Open Forum)就开始讨论这些问题,并提出了科学开放的四大原则,该论坛于2012年与创新论坛合并,倡导开放仍是其核心原则。国内已有许多学术传播趋于开放,比如,中国社科杂志社等国内学士出版机构向社会开放了其数据库,国家图书馆开设了国图公开课等。
社会化:社会化评价与评估
社会化是指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在学术传播中的应用及其相互影响,并由此而产生社会化指数等新的评价形态。特别是在成果发布以后,博客、微博和微信等社会化媒体的转发、点赞、留言和评论等功能改变传统学术评议的评议机制,同时谷歌、百度等搜索网站开始建构基于互联网的评价体系。相较于传统学术传播,新兴媒体语境下的传播则突破了过去的延时性和局部性,有关讨论、评议与论文发布几乎同时在社会化媒体上开展,而且任何一个学者、一个期刊等学术出版机构的传播行为都会以数字足迹(digital footprint)的形式记录下来,近乎全貌地评价学者、学刊的研究成果和轨迹。而这又体现在外部和内部学术传播两个层面,前者主要是指博客、微博、分享软件和社会化网站等学术圈之外的同行评议和社会评价,这形成了一个动态的、跨时空的学术传播网络;后者则集中在学界内部,一些学术聚集网站、搜索网络等互联网机构运用网络计量工具、成果与简历管理软件等构建替代性测量指标。比如,比如谷歌的H5 指数,该指标统计学者、学刊近五年内发表的研究成果被引用情况,即五年内发表的N篇论文被引用N次的总量,而传统高引用指数(h-index)评价的则是平均水平,而且一般都是统计一年内。相比较而言,谷歌H5指数更能全面地评价一个学者或一部学刊的影响力。更为重要的当前对学术成果的评价越来越不能忽视其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情况,网络可见度愈来愈成为评价学术成果影响的重要维度,应该说谷歌H5、百度学术搜索等只是新兴媒体对学术传播影响的一个开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这种社会化评价趋势将变革现有的学术评估体系。
数据化:成果集成与学术管理
实际上,前面两种趋向均源于数字化,数字技术使得所有信息符号都能转化为统一的数字模式,图书、期刊和音视频等均以数字编码、译码和传输,即所有传播介质开始数字化融合,由此,数据化现有信息资源已是大势所趋。同时,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产生了数量巨大、结构多样、传播高速和价值凸显的数据,即当前热议的大数据,这集中体现在学术成果集成和管理上。首先是学术信息转化为数字学术资产,现有非数字的学术资源实现全面数据化,同时集成基于互联网等新介质的学术信息,这不仅是一种无价资产,更关乎话语权,毫不夸张地说,未来谁拥有学术信息的集成权,谁就会掌握学术话语权。其次是数据共享更加广泛深入,学术传播的新生态是一种开放的模式,大量开放信源软件、网站等涌现,促使学术数据挖掘更加全面深入,更能很好地发掘学术成果的价值。最后是数据化观念将深刻影响学术传播的转型。李金铨(2004)、胡正荣(2014)、赵月枝(2010)、黄旦(2014)和张磊(2014)等在论及传播学研究转型时均强调思维模式转型问题,提出了整体性、全媒体和网络化等观点,而要实现这一思维模式转型,关键在于数据化观念,这是因为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大数据近乎全面地记录了人类的传播行为、呈现了复杂多样的信息和探测超越因果关系的数据相关性,这必将和正在深远地改变着传统学术管理的模式。
最理想的学术生态,应是学者们为了建构一个美好的社会,分享发现的现实问题、公开讨论相关研究所得,并合力解决之,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也许在新信息技术的冲击下,这一美好愿景即将到来。
注:
1.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研究员,曾工作于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BXW020。